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是什么?
在劳动***案件中,很多是由于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而没有支付经济补偿所致。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双方订立劳动合同后就应该履行,在一些情况下,无法履行而要解除合同的时候,用人单位要支付一定的补偿金。那么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是什么?小编总结了《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我们一同学习下吧。
一、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8种情形:
1、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2、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3、用人单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4、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5、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6、用人单位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劳动者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7、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8、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
9、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
1、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2、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注:若劳动者收入没有高于本条规定的三倍,则补偿年限不受最高12年的限制)
3、以上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三、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时间
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依法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应当在劳动者按照约定与用人单位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综上所述,《劳动合同法》详细规定了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情形和支付标准。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违规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都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增加一年按照一个月工资标准支付。如果单位拒绝支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以上就是小编关于劳动合同法关于经济补偿金的规定的一些解读。
相关文章
- 长春银行有没有小额贷款无抵押的
- 汽车保险找不到第三方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 来分期逾期几天上征信?
- 现金借款客服电话是多少?申请现金借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96388是什么银行的电话?
- 农村信用社跨行转账手续费多少?
- 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流程是什么样的?
- 招商银行金卡办信用卡额度是多少呢?
- 招联金融借2万块钱一年多少利息?
- 建行龙卡joy信用卡好不好,有什么权益吗?
- 怎么查询自己名下网贷?
- lpr利率2023最新11月,历年LPR调整一览表
- 最低还款额是什么意思
- 2023年全面停止催收网贷了-是真的还是假的?
- 买房退税费怎么退?按图操作即可在手机上完成退税
- 一码通证券账户怎么用?
- 正规好下款的网贷平台有哪些?十大良心贷款征信不好轻松借钱
- 最新银行贷款利率表2023年 调整情况一览(持续更新)
- 银行卡快捷支付怎么开通?
- 上大学贷款需要什么条件才可以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