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税是什么意思
报税是什么意思
个税申报是指个人年收入达到国家规定的纳税起征点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缴纳个税; 个人所得税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必须在月末或季末后15日内向税务机关申报。 提交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
自我声明是指以下两种情况:
1.纳税人取得应纳税所得额后,按照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和项目计算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并在税法规定的报告期内如实填写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报送税务机关个税申报是为了,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2.纳税年度终了后,纳税人应当根据取得的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额、应纳税额、已缴税额、应退税额,如实填报税法规定报告期内相应的个人所得税税额全年。 纳税申报,并报送税务机关**相应事项。
下列个人所得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2.劳务报酬所得;
3、稿酬收入;
4.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5、营业收入;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7、财产租赁所得;
8、财产转让所得;
9.意外收入。
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逐笔代扣代缴税款。
符合汇算清缴条件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后的次年3月1日至次年6月30日内,到用人单位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汇算清缴。 无职务、就业单位的,应向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
居民个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收入、财产租赁收入、财产转让收入和临时收入,扣缴义务人按月或按次扣缴税款。 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当年6月30日前向主管税务机关缴纳税款。
个体工商户的业主、个人独资企业的***人、合伙企业的个人合伙人、个体承包经营人和承租人以及其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个人取得营业收入,应当**预缴申报和汇算清算。
【法律基础】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纳税申报:
(一)取得综合收益需要**汇算清算的;
(二)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三)取得应纳税所得额,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
(四)取得境外收入;
(五)因出境被注销中国户籍的;
(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个以上来源取得工资、薪金;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全员全额扣缴申报个税申报是为了,向纳税人提供个人所得和代扣代缴税款信息。
相关文章
- 长春银行有没有小额贷款无抵押的
- 汽车保险找不到第三方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 来分期逾期几天上征信?
- 现金借款客服电话是多少?申请现金借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96388是什么银行的电话?
- 农村信用社跨行转账手续费多少?
- 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流程是什么样的?
- 招商银行金卡办信用卡额度是多少呢?
- 招联金融借2万块钱一年多少利息?
- 建行龙卡joy信用卡好不好,有什么权益吗?
- 购买终身寿险的风险?
- 建行房贷利率计算器
- 借钱的平台100%能借到的不存在!不过,这10个平台好审批、通过率高
- 十大借款app排行榜-支付宝、微信占据榜首
- 基金如何卖出?
- 有车可以贷款的平台app有哪些? 十个正规车抵贷平台一览
- 中国十大正规网贷平台排名榜,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的都榜上有名
- 建行储蓄卡可以苹果分期吗现在?
- 月利率与年利率之间的换算公式,举个例子算一下就清楚了
- 彩礼贷是什么产品?一文看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