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故意的概念是什么?
我国法律在犯罪故意的划分上有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之分,直接故意比较容易理解,可是什么是间接故意,可能很多人就说不出来了。下面小编就给大家讲讲间接故意的概念是什么,关于间接故意有哪几种解释,让我们来看下文的分析。
一、什么是间接故意?
间接故意,是犯罪故意的一种类型,即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所谓放任,是指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没有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有效地阻止,既无所谓希望,也无所谓反对,而是放任自流,听之任之,任凭它发生与否,对结果的发生在行为上持一种消极的态度,但在心理上是肯定的,不与其意志冲突。
二、间接故意发生情况是什么?
间接故意一般发生在以下两种情况:
1、为了实现某种非犯罪意图而放任一个危害结果发生;
2、为了实现某种犯罪意图而放任另一个危害结果的发生;其中又可以分为情况:
(1)为了追求某种危害结果而对同一对象可能造成的另一危害结果持放任的态度。
(2)对某一对象实施犯罪行为时,放任对另一对象造成的危害结果。
三、关于间接故意的解释有哪些?
1、是明知其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
2、是明知其行为可能会发生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3、是明知其行为可能引起某种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有意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因此,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换而言之,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而加以放任,就是间接故意。
四、间接故意和直接故意的区别是什么?
1、认识因素有所不同,直接故意包括明知可能和明知必然两种情况,间接故意只有明知可能一种情形;
2、对危害结果发生的意志因素明显不同。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发生,即听之任之、满不在乎,容认、同意危害结果的发生;直接故意的意志因素是希望结果发生或明知道必然发生的情况下放任结果发生。
3、特定危害结果发生与否,对两种故意及其支配之下的行为定罪的意义也不同;
4、直接故意的主观恶性大于间接故意。
综上所述,当事人明知道自己行为可能会危害社会,却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而是放任自流,这样的行为就是间接故意的概念的具体体现。间接故意同直接故意一样,都是故意犯罪的类型。当事人不能以间接故意为由来逃脱法律的制裁,只是法院会根据这一情节给与适当减轻刑罚。更多相关知识您可以咨询苏州律师。
相关文章
- 长春银行有没有小额贷款无抵押的
- 汽车保险找不到第三方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 来分期逾期几天上征信?
- 现金借款客服电话是多少?申请现金借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96388是什么银行的电话?
- 农村信用社跨行转账手续费多少?
- 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流程是什么样的?
- 招商银行金卡办信用卡额度是多少呢?
- 招联金融借2万块钱一年多少利息?
- 建行龙卡joy信用卡好不好,有什么权益吗?
- 二手房按揭贷款流程
- 创新型封闭式基金买卖的方式
- 瑞泰人寿口碑怎么样?这几个方面了解一下!
- 养老保险怎么退?
- 5.88利率怎么申请成4.25利率?这些房贷降息方法你要清楚
- 汽车常用的四种保险是什么?
- 招商银行贷款计算器
- 十大安全可靠的借款平台:受国家认可、资质正规、有口皆碑
- 7天的理财产品划算吗?
- 央行降准降息是什么意思?一文详细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