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防卫和偶然防卫指的是什么
1、偶然防卫具体是指什么?
偶然防卫,是指在客观上加害人正在或即将对被告人或他人的人身进行不法侵害,但被告人主观上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出于非法侵害的目的而对加害人使用了武力,客观上起到了人身防卫的效果。偶然防卫也是行为人对客观事实的一种错误认识。因其不具有主观正当化事由,偶然防卫被作为犯罪看待是妥当的。
体上可以把偶然防卫分为两种类型:
(一)保护他人利益的偶然防卫
即偶然防卫在客观上产生了保护他人利益的效果。例如,甲正准备枪***乙时,丙在后面对甲先开了一枪,将其打死。而丙在开枪时并不知道甲正准备***乙,纯粹是出于报复泄愤的目的***甲,结果却起到了保护乙的生命的作用。
(二)保护本人利益的偶然防卫
也就是偶然防卫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本人利益的作用。这又包括两种情形,一种是误以为他人的非法行为是合法执行公务的行为而进行抵抗,结果正好起到了保护本人利益的作用。另一种情形是不知他人正在对自己实行不法侵害而出于犯罪目的对其实行侵害,但恰好制止了其不法侵害,保护了本人的利益。
从刑事角度分析,行为人出于犯罪的故意,实施了不法行为,应以故意犯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当然,由于这种行为在客观上起到了制止不法侵害的作用,在量刑上可以作为一个从轻处罚的情节,予以适当的考虑。在民事上,偶然防卫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不法侵害的故意,故应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只是考虑到受害人本也有不法侵害的意图,因此可以适当减轻偶然防卫人的民事责任。
2、假想防卫是指什么?
“假想防卫”是指行为人由于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误认为有不法侵害的存在,实施防卫行为结果造成损害的行为。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根据认识错误的原理予以处理,有过失的以过失论,无过失的以意外事件论:
(1)不法侵害行为的实际不存在。所谓假想防卫,顾名思义,就是假设的想象的防卫而非真正的防卫。
(2)行为人主观上存在防卫意图。这是假想防卫在主观上的必备条件。这种防卫的意图来源于行为人主观上判断错误,如果行为人明知不法侵害并不存在,也就不会产生防卫意图,假想防卫当然也就不会发生。
(3)行为人的“防卫”行为给无辜者造成了损害,这是假想防卫成立的结果条件。由于行为人误将他人行为视为不法侵害行为,因而作出错误的防卫反击,进而导致不应有的危害后果的产生。假想防卫行为才具有法律意义上的社会危害性,行为人并因此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因此需要正确的认识,偶然防卫以及假想防卫。偶然防卫,符合了正当防卫的情况,但是是属于故意或者是过失侵害了他人的行为。假想防卫,是指意识不到正在进行不法的侵害。
相关文章
- 长春银行有没有小额贷款无抵押的
- 汽车保险找不到第三方责任险是什么意思?
- 来分期逾期几天上征信?
- 现金借款客服电话是多少?申请现金借款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 96388是什么银行的电话?
- 农村信用社跨行转账手续费多少?
- 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流程是什么样的?
- 招商银行金卡办信用卡额度是多少呢?
- 招联金融借2万块钱一年多少利息?
- 建行龙卡joy信用卡好不好,有什么权益吗?
- 支付宝有什么小额借钱的吗?
- 现在房贷浮动利率是多少?
- 2023年民生银行目前贷款利率多少?包括房贷、车贷、信用贷款、企业贷款
- 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哪个划算?
- 互联网金融借款平台哪个好?精选13家互联网金融平台
- 微众银行微业贷申请条件?
- 生源地助学贷款能延期吗?
- 科创板指数基金有哪些?
- 农行理财产品有哪些?
- 万份收益怎么计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