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
近日,《社会保险法(草案)》的“公开征求意见稿”与公众见面了。这样做,是要“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修改、完善这部法律草案。”关于草案修改的五大要点中,“三险关系可随本人转移接续”最受媒体关注。
的确,近年来,这个问题始终吸引了中国社会方方面面的眼球。而因为医疗失业险缴费年限要累计算,而养老保险关系分段计算,且全国各地标准不一,所以后者才真正需要“接续”,因而也需要最实质性的突破。
上个世纪90年代末,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1995年)和《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1997年)时,主要目标是针对“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的,尤其是国有企业职工,当时并没有把流动人口和农民工考虑在内。因此,在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中规定“个人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的,退休后不享受基础养老金待遇,其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支付给本人。”到2001年,劳动部颁布《关于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时,虽然已经把“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合同制职工”纳入政策视野,但还是没有考虑到他们的流动性特点,文件中仍规定:“在与企业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后……根据农民合同制职工本人申请,将其个人账户个人缴费部分一次性支付给本人,同时终止养老保险关系,凡重新就业的,应重新参加养老保险。”
在公开征求意见的《社会保险法(草案)》中,新的规定是:“个人跨地区就业的,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随本人转移。个人退休时,基本养老金按照退休时各缴费地的基本养老金标准和缴费年限,由各缴费地分段计算、退休地统一支付。”这就解开了原政策规定所形成的“套”。但平心而论,就实际操作而言,真正的难题是在没有实现“全国统筹”的情况下,如何实现“转移接续”,这里面还有很多更为细致的文章要做。
这里,可以列出一个简略的“程序图”:其一,每个流动人口或农民工都可能需要一个相当于“全国粮票”或者说是可以“通存通兑”的本本,转移时在原工作地的劳动保障部门办好手续,并凭此到新的工作地再重新接上关系。其二,考虑到流动人口或农民工大多流动比较频繁,所有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都要保管好他们的档案资料,而且时间可能比较长(譬如40多年)。其三,到流动人口或农民工退休时,退休地的劳动保障部门要帮他们与其曾经工作过的所有地方联系,并按当地标准计算其退休金额。其四,获得相关资料后,流动人口或农民工退休地的劳动保障部门按月给付养老金。
如果全国统筹和金保工程早日实现,以上的程序应该不成问题。但全国统筹和金保工程拖延一日,走程序就会出现很多困难。对此,万万不可大意。
相关文章
- 建行银行装修贷款利率?
- 申请过的网贷怎么注销?
- 网贷举报投诉平台有哪些?
- 什么贷款最好办?
- 001042基金净值查询今天 ?
- i贷今日额度已被抢光,您出手慢了是什么意思?
- 花呗补充资料提额8000可信吗?花呗立即提额方法有吗?
- picc车险电话号人工服务电话
- 农业银行开户行查询短信查询 ?
- 贷款50000一年利息是多少?计算方式有什么?
- 网上好借钱的平台有哪些可靠?
- 用房子贷款10万一年多少利息呢?
- 2018平安i贷几点开额度?
- 在分期乐上借10000得还多少?
- 津巴布韦最大面值货币
- 360借条开通要查征信吗我的征信会不会有影响
- 华融湘江银行大额存单有风险吗?
- 18岁网贷能过的口子
- 西安征信报告打印地点
- 贷款1万元一年利息大约是多少?